很多家长总是担心宝宝吃不饱,吃不好,影响吸收,于是就拼命的喂!因为在家长的心中,宝宝长得胖=奶水足、营养足、发育好=健康。
但事实上,过度喂养不仅会让宝宝变胖,对于宝宝的健康而言也不见得是好事。


过度喂养是指给予的能量和其他营养素超过宝宝机体保持代谢稳态的需要。换个通俗易通的理解法其实就是:宝宝不会说话,想要表达点什么只能靠哭。而家长总觉得孩子哭不是拉尿了,就是饿了,一看“哦,没拉尿~”二话不说就给宝宝喂奶,从而导致导致宝宝因摄入奶量过多而引起过度喂养。
过度喂养除了会引起肥胖,还有各种不适……
✔ ◆水样便,常带有泡沫和绿色;
✔ ◆呕吐、吐奶,拍嗝都无法缓解;
✔ ◆腹痛,伴有因腹痛或胀气而哭闹;
✔ ◆体重不增或体重减轻。
宝宝各个器官都处于一个生长发育阶段,还都很稚嫩,且活动能力很有限。过度喂养,过早添加辅食,以及过量添加辅食都会对宝宝产生不良后果。如:
1 易导致消化吸收不良
过度喂养会加重消化器官的工作负担,引起消化吸收不良。 所以,各位粑粑麻麻一定要有计划的给宝宝喂食,使宝宝能始终保持一个正常的食欲。
2 易脑疲劳,引起大脑早衰
为消化过多的食物,消化道必然扩张,有限的血液和氧气从头部转移到消化道,脑细胞会因而暂时缺血。 所以吃得越多,胃肠需要血液越多,脑供血越少,对大脑危害越大,甚至会影响到宝宝大脑的发育,导致智力低下。
3 易肥胖
过度喂养的宝宝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刺激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的分泌,刺激蛋白合成和细胞增殖,使肌肉和脂肪细胞增多,从而导致肥胖。
1 看宝宝体重&身高增长速度
0-3个月的宝宝,每月体重增长达到1千克,身高增长达到4厘米左右,就说明宝宝基本吃饱了。
2 看宝宝吃奶后的反应
如宝宝吃奶后能安静睡觉3小时以上,直到下次吃奶前才有哭闹,这表示他已吃够了。如宝宝长时间不肯放开妈妈乳头,或猛吸一阵又把乳头吐出来哭闹,且体重增长慢,则表明没有吃饱。
3 看宝宝的大小便
一般而言,宝宝每天尿湿(湿透)6块以上尿布,说明母乳的量足够,宝宝吃饱了。
4 从宝宝下咽的声音判断
宝宝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咽下一大口,如此连续约15分钟就可以说明宝宝吃饱了。